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2:34    次浏览
1957年美国,好莱坞 由立场各不相同的十二个人组成的陪审团,为了一个男孩的生死而激辩,不同的经历和观念使得他们唇枪舌剑针锋相对,但最终一致认同了疑罪从无的法制精神…… 20122013年北大,剧星风采大赛 九个各怀心事的中国人奉命决定一个犯罪嫌疑人的生死,激烈的讨论逐渐戳中每个人心底的隐痛,心力交瘁的他们被种种偶然所作弄,而谁都无法给“这个世界会好吗”的问题一个完美的答复…… 2014年北京, 蓬蒿剧场北大图书馆南配殿炎热的夏天,空调损坏的幽暗酒馆里。由于参加了同一个旅行团而让九个素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,他们试图对一桩已有定论的命案做出变局,命运却再次和他们开了玩笑…… 2015年北京,更多精彩 同样是北京,同样是《九人》。不同的是,全新归来的《九人》渴望更大的舞台!更加扣人心弦的故事,更多公演的场次,一个更有诚意的《九人》即将上演!公交车上的突发事件,会使萍水相逢的九人又产生怎样的矛盾与纠葛……众多舞台角色,正等待着热爱表演的你赋予他们生命!【这是一个有抱负的故事】 2012年第一次写这个本子,我和那些深为《十二怒汉》吸引的朋友们,陷入了长期的脑力战争。剥离陪审团的制度背景,这部剧要讨论的是一群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,在面临他人的利益乃至生死问题时,会如何去辩论与决策。它可以发生于陪审团,也可以发生于图书馆、菜市场、电影院……任何一个公共空间。因此,我们拆解、重构、推翻、新建,创造出了《九人》——它从根到叶,都是中国的。当年在毕业之前,和剧组的一帮故友约定要将九人一直演下去,演到什么时候呢?十年吧,那时我们三十多岁,应该在各自奋斗的岗位上都已经为社会创造了一些改变,再来演这部剧,让已完成的被记录,仍做梦的继续发生。——编剧 朱虹璇第一次看《九人》是在2013年,尽管此前已经看过不止一遍《十二怒汉》,但我还是被这部改编作品的明快节奏以及精彩辩论所深深吸引。前段时间接到虹璇姐的一个电话,相谈甚欢,我便自然而然作为新鲜血液加入到剧组当中。我之前的作品大多都是青春言情或时空科幻题材,这次挑战现实主义,希望能交出满意答卷。众所周知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,希望可以用实际行动为这个团队这部作品加入一些新的元素,创造更多可能性。——导演 曾伟力 【这是一个有情怀的剧组】 虽然已经被这个时代用得烂俗,却没有一个词能比“情怀”更贴切地形容《九人》剧组。那一年,备受好评的《九人》在剧星的舞台上落幕,但属于《九人》的故事才刚刚开始;那一年,正值毕业季的剧组成员们,共同许下了《九人》的“十年之约”;那一年,大家保研的、出国的、工作的,就这样走出燕园,各自奔天涯;为了那个“十年之约”,他们一年年地再度聚首,不断加入新的血液,不断创作新的故事,不断地将《九人》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。即使在繁杂的生活中,他们依然梦想着诗和远方。在他们的努力下,2015年的《九人》将要走向更大的舞台,将更加深刻而直戳人心的故事展现给所有人。这一次,你愿意加入《九人》吗? 【招募角色】第一人:男司机。角色特点:老北京公交司机,外强中干,小市民,接地气,能横能怂。第二人:男球迷。角色特点:年轻公子哥,球迷,性格冲动,说话爆粗,喜欢美女。第三人:男推销员。角色特点:外来打工,手机卖场推销员,有北方方言口音,性格耿实有正义感。第四人:男教授。角色特点:某大学客座教授,和女学生出轨,外表气质型,但内心虚软。第五人:女学生。角色特点:二十出头女大学生,向往浪漫爱情,存有象牙塔中的无知,但未完全丧失辨别力,努力找自我。第六人:男企业家。角色特点:四十多岁房地产精英,有钱,玩微博,非常看重名声形象。第七人:女强人。角色特点:精英白领,穿着性感,重视效率和数据,做事雷厉风行。第八人:香港人。角色特点:男。中年香港人。第一次来北京,常受两地差异困扰。第九人:老太太。角色特点:六十出头家庭妇女,小市民,絮叨,价值观传统,倚老卖老。【报名方式 】发送邮件至[email protected]。 邮件标题为【九人+姓名+角色名+手机号】。正文内容包括:姓名、性别、学校、年级、院系(已工作的请简要介绍从事的工作)、感兴趣的角色、过往的表演经历(或报名的理由)等,最好能附照片一张。 收到邮件后剧组会尽快通知试演的时间、地点。请注意及时查看邮箱。加入我们,你可以和有情怀的人一起探索话剧的魅力;获得在北京各剧场公演的绝佳体验;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各种大(dou)牛(bi);得到《九人》的亲友票及团队赠礼;……除此之外,还有! 难得一见的! 惊心动魄的! 魂牵梦绕的! 导演的帅气照片!!!#论一个人如何同时hold住单眼皮和双眼皮# 欢迎关注“话剧九人”